上周,《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在央视播出,光谷东智、光谷华汇、灏存科技、华威科、诚芯智联等光谷企业携最新产品亮相。......(协采科技)
在光谷,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钢铁侠”。它们可以在车间里“酿酒”、在工厂中“焊接”,甚至给城市地下管道做“微创手术”……在这里,机器人技术专注解决特定领域实际问题,正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
光谷已聚集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近百家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超45万家,形成餐饮配送、工业制造、医疗辅助、智能家居等多元应用场景矩阵。
“垂类机器人产品专攻实际问题,落地速度快、应用前景广,在解放生产力方面效果立竿见影。”今年5月,盛视科技华中区域总部在光谷投用,研发管理部产品负责人吴宝修介绍,公司在智慧口岸领域构建了覆盖多场景的机器人矩阵,实现24小时不间断查验,通过图像识别技术避免漏报、错报等问题,大大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攻坚垂类应用,正成为许多光谷机器人企业心照不宣的“共识”。以法博特机器人为例,眼下该公司正瞄准智能制造、智能仓储等典型工业应用场景研发装车机器人。“机器人产业拼的是场景理解深度。通过3D视觉识别异形货物,我们的机器人1小时内可完成1300多箱装车作业。”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达3000万元。
无独有偶,成立于2016年的光谷企业库柏特科技,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打造零接触式智慧药房、机器人无人零售、香菇智能分拣机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公司瞄准专业‘赛道’,成功打造涵盖智慧门诊药房、智慧手术室、智慧病房、静配中心等多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库柏特商务经理金晟中说。
此外,中仪物联瞄准管道检测、维护场景,研发多款管道探测或维修机器人,10年间,企业营收从50万元增长至1.8亿元;奋进智能深耕酿造自动化和电力作业安全两大领域,其研制的酿酒机器人以每分钟12次上甑作业精准铺撒酒甑,市场占有率超80%;中畜智联专注智能饲喂机器人研发,核心产品“猪哥靓”可24小时对猪群进行精准呵护,运用AI算法实现按需投喂新鲜粥料,使猪群“吃好吃饱不浪费”目前,光谷已聚集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近百家,涵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机器人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自然延伸光谷具备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
“机器人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的自然延伸,光谷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支撑。”湖北省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孟弢说。
据统计,光谷拥有丁汉、陈学东、刘胜等10位机器人相关领域院士,已研制发布鄂产人形机器人10款,包括启灵机器人、格蓝若机器人、手智创新、光谷东智、光谷华汇等5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覆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核心零部件31类,涉及“大脑”“小脑”“肢体”和“感知”等各个领域,13家企业进入整机供应链,形成完整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在控制系统方面,光谷已布局操作系统、GPU、智能芯片、运动神经中枢系统等领域;在感知系统方面,拥有姿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柔性光纤机器人躯干姿态感知系统等;在驱动与传动方面,具备行星减速器、滚珠丝杠、液压动力单元、伺服电驱动组件等,机器人零部件产业逐步完善。
此外,光谷还汇聚超一千家人工智能与大模型企业,以及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覆盖软硬件、算法等各个层面,建成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超算中心等一批算力基础设施,有力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为什么机器人产业能够在光谷“百花齐放”?“光谷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和广阔的潜在市场,尤其在高端制造领域,如光纤光缆、光模块、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等方面,光谷已处于领先地位。”孟弢说,光谷机器人企业在各自领域深耕,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发展。
今年6月,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光谷揭牌成立。该中心现已建成机器人集中展示区、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机器人款式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之一。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光谷将在技术策源、产业集聚、融合应用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逐步培育全链自主的机器人产业生态,打造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协采科技)
协采科技!让采购变得更简单。政企采购!请选择协采科技!